• 信箱
  • 捐赠
  • 常用资源
  • 旧版网站
  • English

教授观点

首页 - 教授观点 - 正文

刘智强:疫情中(/后)的企业经营管理

  • 发布日期:2020-02-12
  • 点击数:

  

疫情中(/后)的企业如何经营管理,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不可回避。个人这里先分析企业复工后极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激励失灵问题,以提醒企业未雨绸缪和思忖对策。

贝勃定律发现,当人们经历强烈刺激后,再次施予的刺激对他/她而言就会变得微不足道,特别是当第二次的刺激相对更小的时候;就是说,第一次的大刺激会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比如我们经常发现,有过生死体验的人更容易大彻大悟、更加佛系等等,比如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就属于这种情况。这次源于武汉的新型肺炎从心理和生理上都给了人们一次大的刺激,因此不管是体验、经历、目睹,还是仅仅听闻了的人,很可能都会从心底里掀起波澜甚至排山倒海,如此大的刺激不可能不留下什么,特别是在武汉的朋友们和直接体验了疾病的人。那么会留下什么呢?根据贝勃定律预测,他们很可能对复工后的企业激励政策变得麻木,至少一段时间内会如此。记得一位经历过当年北京SARS风波的同事回忆,当时很多人都大把大把地花钱,也不想后面还要过日子,至于上班嘛,套用一句粗话,“去你的!”这次始于武汉的新型肺炎带来的冲击绝不亚于当年的SARS,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准备了什么?奖励、惩罚,甚至辞退?企业都可以试,但是同时也要准备好应对两种可能:用处不大和法不责众,即普遍性的激励失灵。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好,但还是斗胆说几点,主要是抛砖引玉。一是逼空记忆。这个逼空不是杀灭,而是同化,可通过在工作中酿造“劫后余生的美好”来同化不良记忆。二是制造温暖的群际接触片断。根据纯粹接触效应,更多的接触特别是温暖接触是社会助长的最有效的催化剂,不妨试试这些:深入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困窘;有意制造更多合作工作机会,多发一点津贴;多些时间一起运动和进食,就像我们管院自发的“吃饭群”和“跑步群”活动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把它们变成“官方行动”,正常时期这可能是一个冷笑话,但特殊时期就不一样了。三是听他们讲,注意是听他们讲而不是我们讲,不管他们讲多久。祥林嫂最后之所以没有活下去,是因为后来根本没有人愿意听了,大家都在躲避。正常时期,男人平均每天说7000个字,女人平均每天20000个字,特殊时期还会更多。这是平均数,需要说完。说完之后呢,说完可能就好了,不用多做什么,不信可以查查霍桑实验中的访谈效应。四是专业治疗。对于个别特别严重的,可以借助医学介入,比如采取边缘系统治疗,修复警觉系统,恢复情绪脑的正常工作。五是时间,就像皇冠新体育廖建桥教授说的,“时间是最好的医生,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医生”,因此企业要做的就是宽容地和移情地看待眼前的一切,多想想“他们也不容易”,然后云淡风轻地和他们一起“低效率”。相信这不会是常态,这只是“美好”前的必经阶段。

简介:刘智强,皇冠新体育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访问学者;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武汉市预算绩效管理专家、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秘书长。

学院要闻

  • 1
  • 2
  • 3
  • 4
  • 5
Baidu
sogou